Loading

国华视光健康科技研究院 近视防控倡议书

2019-07-12 11:18:54 937481

国华视光健康科技研究院

近视防控倡议书

中国近视人数已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已高居世界第一!小学生45.7%,中学生74.4%,高中生87.7%,大学生90%以上,并且这个数据还在逐年递增!日趋增长的近视人口将导致航空航天、精密制造、军事科技等高精尖技术等对从业者有较高视力要求的行业面临人才紧缺的局面,势必影响这类高新、核心科技的研发与创造,我国科技强国的进程也会被迫延缓。近视已严重影响到孩子的高考梦想和国防安全建设。青少年的视力健康已被八部委重点关注!并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目前国内近视防控形势严峻,在眼科学中,近视治愈的定义是:视力恢复正常,即1.0或者1.0以上,并且眼轴恢复到正常人水平(24mm),近视之后的眼轴都是大于24mm的,目前的医学技术想让眼轴回到正常的状态是不可能的,所以说近视不可治愈。在视光学中,许多权威人士和机构做出过大量研究后发现,近视是可以防控的,而且近视以后的人群在眼轴改变不了的前提下,人的裸眼视力有可能达到正常标准。

眼科与视光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眼科属于临床医学的分支,是研究发生在视觉系统,包括眼球及与其相关联的组织有关疾病的学科,眼视光学是研究如何改善眼球成像质量和用眼舒适度的学科。在学科知识体系构成上,眼科医师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偏向临床医学,而眼视光师除了掌握与眼相关的解剖、生理和常见疾病外,亦需要高等数学、物理光学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的相关知识。

2019年3月26日北大医学部眼视光学院成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赵明威任院长。据赵明威介绍:在眼科门诊中,70%以上的病例属于视光学范畴,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老视、低视力、双眼视异常等等,眼科疾病本身仅占约30%。

  目前视光行业很多权威机构和人士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利用“低度凸透镜附加基底向内的三棱镜防治近视”;这一理论和方法已被行业广泛验证,如:

在1978年就被眼科顶级杂志报道过:Efficacy Comparison of 16 Interventions for Myopia Control in Children: A Network Meta-analysis ,ophthalmology, 2016, 123(4):697-708.(OPHTHALMOLOGY

出版国家:UNITED STATES出版周期:Monthly出版年份:1978语言:English)

相关参考文献:

低度凸透镜附加底向内的三棱镜组合透镜是中国近视眼防治工作组专家们提出的伟大创新。 棱镜式组合透镜能够有效减除近间隔用眼视疲惫症状,将看近模拟成看远锻炼,也就是说将看近所致的调节和集合进行了有机的协调,杜绝了近视眼发生发展的主要根源,并且还能够有效诱发视学屈光系统的反向集合致反向调节,对近视真正从根本上实施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治疗

 (低度凸透镜附加基底向内三棱镜) 发展过程

 1、1979年12月,卫生部在辽宁鞍山市召开全国青少年近视工作会议,共有70多位学者专家参加,汇编论文60多篇。

2、1980年6月,创办《青少年近视眼防治》杂志。

3、1980年教育部卫生司提出“雾视法”防治近视,相关部门开始研发和试验。

4、1981年10月,全国学生近视防治工作会议(徐州),郭秉宽教授等众多眼科专家提出在低度凸透镜附加基底向内三棱镜防治近视。

5、1982年1月,教育部体卫司等10个中央部委发出“彻底贯彻执行保护学生视力工作实施办法的联合通知”

6、1982年2月,在宁波市召开,全国眼科屈光学研究协作组成立大会,著名眼科屈光学专家缪天荣、吴燮灿主持会议,徐广第致会议结束词。

7、1985年,国内众多眼科专家学者,在《青少年视力保护》杂志发表文章30多篇,陈巨德教授、贾锐锋教授等做出大量试验。陈巨德用低度凸透镜附加基底向内三棱镜在小学3年级学生中配戴+1.5D观察4年后,试验组的近视度明显较低,近视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亦有显著差异。贾锐锋用自行设计的双焦镜预防近视,经多年观察认为:“低度凸透镜附加基底向内三棱镜确实能治疗假性近视,控制真性近视”。

8、1986年,邓小平批示,中小学生视力下降是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关系到整个民族健康素质的提高;1986年10月17日创办《健康报》。

9、1989年,出现双焦近视理疗镜

10、1996年,施密德(schmid)做出“散焦”(defocus)实验说明,戴凹透镜者可使近视度数增加。若配戴凸透镜就可以起到预防近视发生和发展的作用。

11、1998年11月8号,由教育部体卫司召开用低度凸透镜治疗近视的有关单位和学者共30多人参加,由徐广第起草了“用低度凸透镜防治近视(附加基底向内三棱镜)”讨论稿。本次会议是教育部门为防治近视召开的规格最大、讨论最深入的会议。

12、1999年4月,国家教育部体卫司与北京同仁医院、全国青少年近视防治专家在北京同仁医院讲授青少年近视理论和方法,用低度凸透镜(附加基底向内三棱镜)防治近视的方法和效果得到了肯定和推广。

13、2004年5月,教委部、体卫司召开全国学生近视防治工作专家组会议。由国内知名眼科专家李淑珍、任华明、刘玉华和续美如、徐广第教授参加。对双眼合像法研制仪器防治假性近视和在阅读时配戴低度凸透镜(附加基底向内三棱镜)预防真性近视的发生和发展的效果予以肯定和推荐。

棱镜式组合透镜“防控近视”的临床观察

棱镜式组合透镜防控青少年近视发展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丰 , 王晓玉 , 路海峰

摘要

目的观察棱镜式组合透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作用.方法 选6~18岁青少年近视622例,近视度数-1.0 D~-5.0 D,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2例配戴棱镜式组合透镜,对照组320例配戴普通框架眼镜,观察两组2年后屈光度.结果研究组38跟近视度数增加,占总眼数6.3%;对照组294眼近视度数增加,占总眼数4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248.806,P<0.01).结论 棱镜式组合透镜与普通眼镜相比,控制中低度近视发展有显著效果,是防控青少年近视发展的可行方法之一.

出版源

《中国基层医药》 , 2011 , 18 (6) :765-766

棱镜式组合透镜对中小学生近视控制效果观察

作者:鲍务新 , 姜洪方 , 杨建文

摘要

 正为了解棱镜式组合透镜(又称学习减负镜)对青少年近视预防控制效果,我们于2008—2009年,进行棱镜式组合透镜和一般近视单光眼镜效果观察。1材料与方法1.1对象采用整群分层随即抽样方法,随机选择南京市、镇江市各1所中小学校,以四和七年级537名近视学生为观察对象。观察对象眼位和眼球运动正

出版源

《江苏预防医学》 , 2012 , 23 (1) :55-56

棱镜式组合透镜

在预防控制青少年近视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蒋模

摘要

目的评价棱镜式组合透镜在预防控制青少年学生近视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组116人,在读写时配戴棱镜式组合透镜(其中裸眼视力0.6,近视屈光度-0.75DS的患者同时配戴普通近视眼镜),对照组110人,配戴普通近视眼镜。观察两组1年后的屈光度变化情况,及戴该镜的舒适度。结果1年后屈光度变化:观察组近视平均加深-0.22DS,对照组组近视平均加深-0.76DS。两组近视加深度数对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表明观察组学生近视度加深得到明显缓解。棱镜式组合透镜明显改善学生持续读写所引起的视疲劳症状,戴镜阅读的舒适度达到95.7%。在观察期内未发现显性外斜。结论青少年学生在读写时正确使用棱镜式组合透镜,可以解除(或缓解)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引起的视疲劳,明显减缓近视的加深。对正视眼及+0.50DS的远视眼向近视发展有预防作用。而且戴镜舒适,对眼睛发育无不良影响。

出版源《遵义医学院学报》 , 2007 , 30 (3) :334-335

棱镜式组合透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临床研究

作者:姜铎 , 郑胜利 , 徐月莲 , 李文荣 , 徐朝阳

摘要

目的探讨棱镜式组合透镜对青少年单纯性近视的发展控制作用.方法 选取德兴二中80名初二近视学生,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除常规配戴看远用的眼镜外加看近的棱镜式组合透镜,对照组常规配戴看远用的眼镜.记录远用屈光度、矫正视力、远近隐斜量,正相对调节、负相对调节.每3个月复查,看远屈光度上升0.50 D以上更换眼镜.观察期2年.另外检查40名正视眼初二学生的正相对调节和负相对调节量(正视眼组).结果 近视度数平均上升值治疗组为(0.812±0.325)D,对照组为(1.625±0.739)D,治疗组近视进展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09,P<0.001).结论 在青少年单纯性近视中应用棱镜式透镜,运用合理可控制近视的增长.

出版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2012 , 30 (6) :697-699

棱镜组合式透镜对中国儿童近视发展的影响作用

作者:刘雯 , 蓝卫忠 , 杨智宽 , 陈林兴 , 卢金华

摘 要

目的研究棱镜组合式透镜对中国儿童近视发展的影响及其安全性与适应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招募171例7—13岁广州市近视儿童(基础等效球镜度在-0.50D至-3.00D范围内、无近视家族史),分为单光镜组89例、棱镜1组(下加+1.5D)40例、棱镜2组(下加+2.0D)42例3组。所有实验对象在配戴初、6、12、18、24个月后进行电脑验光、散瞳检影、A超眼轴长度测定及眼位测量,棱镜1组与棱镜2组进行相关眼动参数的测量。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多重线性回归及Logistic回归等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78.4%患者(134例)完成2年随访。3组病人远隐斜改变量依次为(0.22±1.97)△、(0.29±3.01)△、(0.13±2.16)△(F=2.00,P组间〈0.01;F=0.71,P时间〉0.05)。3组病人屈光度增长数值依次为(-1.50±0.67)D、(-1.18±0.60)D、(-1.04±0.66)D(F=6.43,P〈0.01),棱镜2组的组别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眼轴增长值依次为(0.74±0.43)mm、(0.44±0.38)mm、(0.42±0.30)mm(H=17.43,P〈0.01),棱镜1组与棱镜2组组别及年龄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结论与单光镜相比,下加+2.00D的棱镜组合式透镜在控制近视增长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与眼轴长度相关。棱镜组合式透镜对远近眼位无明显影响。

出版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2012 , 14 (11) :651-655

 棱镜式组合透镜属于光学疗法:根据视觉生理原理,针对近视眼发病机制——眼外肌压迫、屈光调节,加用凸透镜代替和放松眼部调节,缓解眼疲劳,从而减少晶状体相对凸起程度;采用基底向内三棱镜,能减轻集合,解除了眼外肌对眼球的压迫,降低眼压,控制眼轴变长,所以能起到治调节性近视、防真性近视加深的作用。学生读书写字时戴用棱镜式组合透镜,可以说是:看近就在望远,学习就是治疗。

棱镜式组合透镜可概括为:

标本兼顾、学治同步、预防发生、控制发展、效果显著

国华视光健康镜,是在这一原理的基础上实现了技术升级,解决了这一原理的存在缺陷问题。以近视的发生原因为依据,按照屈光学与视觉生理学的理论设计而成,可以控制眼轴增长,对于中低度数的人群,可以达到正常视力,摘掉眼镜!中高度数人群可以在度数不涨的前提下,视力得到提升

国华创始人从1994年开始自主研发,先后发明了八大系列,数十种视光健康产品。荣获多项国家专利,成为行业先驱、掌握核心技术的民族品牌。采用的是中华眼视光学的创始人徐广第教授的视光学原理,2003年9月国华创始人孙正国先生应邀出席中国精神-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国庆座谈会暨国庆庆典,会议期间中华眼视光创始人、军事医学科学院教授徐广第,在听取了孙正国同志自主研发的近视理疗镜汇报,看了孙正国先生的科技成果资料及多种报刊报道资料后,为孙正国发明的国华近视理疗镜提笔总结:“国华近视理疗镜,以近视的发生原因为依据,按照屈光学与视觉生理学的理论设计,集矫正视力治疗近视和预防近视于一体,科学有效、安全可靠简便易行,是青少年最理想的视力保健眼镜。推广应用,造福人类。”

2005年,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主办的“健康家园——医学科普进万家十年大行动”组委会,受命为解决青少年近视防控问题推荐理想的产品或方案。组委会在全国筛选理想的近视防控产品或方案,国华近视理疗镜一举夺魁,组委会详细考察国华近视理疗镜产品情况,安排人对国华近视理疗镜客户档案上的顾客电话调查核实,为深入了解国华近视理疗镜,组委会又邀请国华近视理疗镜发明人孙正国先生到钓鱼台国宾馆组委会秘书处详细汇报国华近视理疗镜产品机理和疗效发明推广情况,首长听了孙正国的汇报后十分满意,汇报结束后亲自带领孙正国夫妇游览钓鱼台国宾馆内的名胜美景。

2006年9月,国家卫生部健康家园组委会主办了“视力健康—国华近视理疗镜科技成果论证会”,论证会在北京国宜宾馆(国务院第一招待所)会议室隆重召开,会议由组委会秘书长姚海涛主持,出席会议的专家:北京同仁医院国际眼病中心主任丁永平、解放军总医院眼科主冯建国、国家高科技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现代病专业委员会常务主任孙革新、中国保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于菁、北京计量科学研究所主任方宜筠、中国制造厂商协会眼镜商会顾问张伟、健康保健基地主任程舒娸等国内权威专家在听取了“国华近视理疗镜专利成果报告”,了解其研发和推广过程、产品研发的理论基础、产品构造和原理、功能特点、应用范围等内容,审阅了其专利证书、产品说明书,部分获奖证书,部分患者档案等相关材料,经讨论,形成以下综合意见:国华近视理疗镜以屈光学和视觉生理学的理论为基础,针对青少年用眼负荷大,视近物与用眼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研发,可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治疗青少年近视。其产品科学有效,安全可靠,简便易行,是青少年最理想的视力保健眼镜。国华近视理疗镜的推广应用,有利于降低青少年学生的近视率,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视力水平,具有非常突出的社会效益。建议进一步做好应用于推广工作。

视力健康是个大难题,视光科学是无止境的,近视、远视、散光、斜视、弱视、老花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我们会更加努力,继续投入,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国华视光健康科技研究院欢迎各位视光界前辈、精英积极参与,共同打赢青少年近视防控攻坚战,造福全人类! 

中国梦·中华魂  国华为亿万青少年视力健康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