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和人数均居世界第一。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近视眼检出率分别为45.7%、74.4%、83.3%。近视眼的防控工作已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并上升至国家政策的层面。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农村学龄儿童使用起手机、iPad、掌上电脑等电子产品。而一些互联网学习工具,诸如英文翻译软件、在线教育平台相继面世,不少家长选择网络教育作为学生课外辅导的方式。
但现实情况也不容忽视,一部分孩子长时间沉溺于虚拟世界。儿童青少年的自控力尚不成熟,在使用电子产品学习的同时,往往不经意会花较多时间玩电子游戏或看动画片。那么作为家长,又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呢?
1、电子产品是孩子近视的主要成因
医学界对近视眼的发生原因归为遗传因素与外界环境两方面。不正确的用眼习惯,特别是长时间近距离的使用电子产品更易使儿童患近视。
1) 电子屏的光线太暗或亮度过强,字符不清晰;
2) 阅读电子产品距离太近;
3) 室内照明条件不达标;
4) 过于专注电子游戏,使用时间太长;
低龄组儿童视觉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视疲劳引起的眼调节紧张和滞后促进了近视的进展。此外,儿童还会养成诸如睡前过度用眼、不好好吃饭等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睡眠时间缩短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2、儿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多长比较合适
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儿童每天观看电子屏的时间需因年龄而异。2岁以下儿童应禁止看电视或电子设备的屏幕;2岁至5岁儿童每天看屏幕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5岁及以下儿童上床前1小时应禁止使用电子设备。此外,鼓励家长同孩子一道观看电子屏,并且吃饭等时间不玩手机、电脑或看电视。
3、学校如何合理安排儿童使用电子产品
互联网为儿童青少年提供着许多教育资源,在线教育也给孩子们留出更多的休息时间,许多老师和家长通过电子产品对孩子进行教育。学校需建议每半小时休息10分钟,电子屏幕的亮度调至温和的范围,并且以不影响孩子睡眠锻炼为宜。
教育部最近的一则通知: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因此,鼓励学校开展愉快的学习,建议在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的同时,积极参加户外活动,眺望远方,缓解用眼疲劳。
现如今很多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很少有时间去户外运动,所以增加户外运动时间方法理论上可行,实际推行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而国华视光健康系列产品则可以解决孩子因长时间看,同时能够缓解视疲劳,减小用眼负担。近视提前预防是关键,及时治疗是重点。国华希望每一个学生不再饱受近视的困扰。
国华使命:为亿万青少年视力健康而努力奋斗!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 053 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