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棱透组合镜片预防近视眼镜新进展!

2019-11-25 15:00:25 38110

一、研究背景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计划生育形成的学生入学率明显下降,迫使国家教委提出小学六岁上学,其中一个难题就是儿童视觉发育会受到入学后近距离用眼环境的影响,为此全国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专家指导认为:近视就是“视近”,孩子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直接导致近视。要防治近视首先就是要减少用眼时间,然而现代孩子的负担繁重,课业压力大,减少用眼时间是不实际的。往往孩子成绩好了,视力下降却越来越快,近视度数不断加深。适合近视孩子的眼镜应该是能够解决目前沉重压力下孩子视力下降问题的眼镜。 

  衡量各种方法,专家一致认定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的“雾视法”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近雾视疗法”。但问题是:①虽然与“雾视法”同样使用老花镜,可配戴低度凸透镜看近是实像并不是雾视,称作“雾视法”是不恰当的。②低度凸透镜从视光学角度使屈光实现看近相当于望远,可双眼的集合仍然处于看近的辐辏状态,面向全国推广是否会有潜在的危险性,为此专家组提出了附加基底向内三棱镜的理论性意见。选择低度凸透镜+基底向内三棱镜改善近距离用眼环境的手段,面向全国推广。 

二、研究目的

  2016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继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2008年国家教育部先后发文要求加强近视眼防控工作之后的又一重要文件,足见近视眼防控工作之紧迫!基于目前对于近视眼的认识,鄙以为近视眼有效防控之实现,务必先理清以下思路。

  2018529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主持召开国务院防治重大疾病工作部际联席会上提出:“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要建立干预体系,推进教医协同,突出学校主体责任,抓好眼保健操、户外活动、普及健康知识等措施落地落实,坚决遏制青少年视力低下势头。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防治重大疾病的职责,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形成防控工作的合力。”

  201866日是全国第23个爱眼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近视人数已超4.5亿,近视发病呈现年龄早、进展快、程度深的趋势。其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约为30%,大学生约为90%。而近距离用眼也是引发近视的首位危险因素。

  201866日是全国第23个爱眼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近视人数已超4.5亿,近视发病呈现年龄早、进展快、程度深的趋势。其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约为30%,大学生约为90%。而近距离用眼也是引发近视的首位危险因素。

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  

三、理论解析 

  根据眼球内外肌联合运动关系,如在看近时采用棱透组合镜片,一则可使上述调节与集合之间的矛盾得以解决,再则可以在眼内外肌三联运动中,使两眼眼轴过度外展形成负集合,由负集合带动形成负调节,使眼的屈光度降低,这样不但如前述单独用凸透镜可以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而且对过度调节所引起的调节性近视亦能起到防控作用,还能由于负调节的作用使低度近视的近视度数得以减小。它通过对眼睛整体视光系统的调整,能够迅速改善使用者的视力状况。临床实践表明,使用几分钟后,有将近90%的人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当然所用的屈光度亦有所下降。由于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与诸多因素相关,因此,在临床应用时适应证的选择非常重要,需要严格筛选在读的青少年学生。 

  根据穿过三棱镜的光线会由基顶向基底折射,物体透过三棱镜会由基底向基顶位移的特性,看近时在眼睛前加上一副基底向内的三棱镜,将近处物体散射的光线改变成相对的平行光线,减小眼外肌对眼球的夹持和压迫,减小视近时候的集合幅度,达到视近等于望远的状态。(如图一)

图片关键词

图一  看近等于望远 

   当以标准坐姿读书写字时,正常眼睛的屈光系统需要付出一个大约300度的调节(调节:当我们看近时,睫状肌收缩令晶状体前凸增厚的这个动作)。(如图二)

图片关键词

图二  

   如果在视近状态下,在眼睛前加上一个300度的正镜代替晶状体的前凸,我们就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这个动作我们称之为"不调节"(既睫状肌不运动)。(如图三)

图片关键词 

图三 

  当近视100度时,眼睛在同样条件下需要付出200度调节就可以看清近处物体,若我们同样人为的在眼睛前加上一个200度的正镜,同样不调节状态下我们就能看清近处物体。(如图四)

图片关键词 

图四 

  若此时我们在眼睛前加上一个大于200度的凸透镜(正镜)就以225度为例图五。成像后的焦点是落在视网膜之前,我们看不清楚物体。

图片关键词 

图五 

  此时要想看清物体,视神经系统必须指令睫状肌反向调节,迫使睫状肌放松,从而使晶状体恢复扁平变薄,当晶状体近视的度数从100度变成 75度时,我们才能方可看清物体。在视神经系统长期放松作用下,调节性近视得到一定的缓解和恢复,同时反向调节动作也对长期处于收缩紧张状态的睫状肌进行了舒张锻炼和加强,从而使得调节力保持在正常状态! 

三、科研现状及新进展

  在瞿佳教授和王勤美教授的指导下,黄锦海和温岱宗医生带领的团队联合多位国际专家,用了3年时间,应用目前循证医学先进的分析方法,对目前已发表的有关儿童近视控制的高等级证据的RCT文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统计,以单焦点框架眼镜(即普通框架镜)为对照,对已论证过的16种儿童近视防控的方法的近视控制效率进行对比,对这些近视防控的方法做了一个“排序”。(Efficacy Comparison of 16 Interventions for Myopia Control in Children: A Network Meta-analysis ,ophthalmology, 20161234):697-708.

  Ophthalmology 是非常著名、非常权威的眼科科技期刊,影响因子6.135,在该杂志发表文章一向是科研人员的梦想和骄傲。

  从排序的结果来看,棱镜+双焦点眼镜(棱透组合)在近视度数控制方面和眼轴增长方面排名都比较靠前。

  排序的结果为:近视控制效果从好到差是(图一):高浓度阿托品——中浓度阿托品——低浓度阿托品——环戊通——派仑西平——棱镜+双焦点组合镜——周边离焦控制软镜——每周14~15小时户外活动——渐变多焦点镜——周边离焦控制框镜——双焦点镜——RGP——(之后的反而比普通框架镜还差)——噻吗心胺——软性隐形眼镜——欠矫正框架眼镜。

图片关键词 

  以眼轴变化的对比(图二)(眼轴增长越慢越好,而且眼轴是近视进展观察的更良好的指标,比近视度数好),按近视控制效果来排下序:高浓度阿托品——中浓度阿托品——低浓度阿托品——角膜塑形镜——周边离焦控制软镜——派仑西平——棱镜+双焦点组合镜——双焦点镜——周边离焦控制框镜——渐变多焦点镜——(之后的反而比普通框架镜还差)——软性隐形眼镜——RGP——欠矫正框架眼镜。

图片关键词  

  该研究的最大价值在于利于科学的循证统计方法,综合了现有的高质量的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证据,形成了一个更加全面的高等级证据,为临床提供了更客观的指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上文章摘自《最新研究:儿童近视防控方法大PK—— who wins?(修订版)》作者梅颖,文章来源于梅医生的视光工作室微信公众平台。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蓝卫忠教授在《眼视光观察》发表文章认为:棱镜组合透镜,其光学设计是在近用下加的基础上联合底向内的棱镜,以抵消近用下加所诱导的眼动失衡及其对近视防控的消极影响。 

  文献报道,对于高调节滞后者,其作用与双光镜作用相当(50%左右);但对于低调节滞后者,双光镜仅有27%的控制效果,棱镜组合透镜的控制效果则高达50%。——以上文章摘自文章:《爱尔眼科蓝卫忠副教授:青少年近视防控,你知道不同患者要用不同的方法吗?》文章来源眼视光观察微信公众平台。 

  蒋模在《棱镜式组合透镜在预防控制青少年近视中的疗效观察》中通过t检验和x2检验对观察组116人在读写时配戴棱镜式组合透镜,对照组110人配戴普通近视镜进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年后观察组近视平均加深-0.22DS对照组近视平均加深-0.76DS,两组近视加深度数对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学生近视加深得到明显缓解。棱镜式组合透镜明显改善学生持续读写锁引起的视疲劳症状,舒适度达到95.7%,在观察期内未发现明显外斜。 

  刘雯、蓝卫忠等在《棱镜组合式透镜对近视发展影响作用的临床研究》中认为与单光镜相比,下加+2.00D的棱镜组合式透镜在控制近视患者负球镜增长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与眼轴长度相关。下加+15D、+20D棱镜组合式透镜对近视患者远近隐斜无明显影响,但患者的依从性较单光镜差,棱镜组合式透镜的更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潘学龙在《青少年近视预防控制新突破——棱镜式组合透镜》中认为:棱镜式组合透镜用加用凸透镜观察近目标使调节放松,三棱镜可以解决调节与集合的矛盾,有效地避免和控制眼轴的延长,看近时戴用它,相当于持续望远,持续望远产生的反向调节(松弛作用)来促使处于可塑性阶段的角膜曲率和晶体的屈光度更多的下降,对调节性近视和混合性近视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轴性近视,可以有效的抑制其发展,并能一定程度地降低近视屈光度。 

  张丰、王晓玉、路海峰等在《使用棱镜式组合透镜防控青少年近视发展的临床观察》中选6~18岁青少年近视622例,近视度数-10D - -50D,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2例配戴棱镜式组合透镜,对照组320例配戴普通框架眼镜,观察两组2年后屈光度。结果研究组38眼近视度数增加,占总眼数63%;对照组294眼近视度数增加,占总眼数4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8806P001)。得出结论:棱镜式组合透镜与普通眼镜相比,控制中低度近视发展有显著效果,是防控青少年近视发展的可行方法之一。 

四、结论

  研究表明:与普通眼镜相比,棱镜式组合透镜对于控制中低度近视发展有明显效果。该镜通过科学、精细的望远锻炼,以及对眼屈光系统的调整和优化来有效降低近视屈光度,避免了因药物及接触型产品或手术疗法治疗近视所导致的不适或副作用,安全可靠。目前为止,在研究中未发生因配戴棱镜式组合透镜而出现隐斜增大和外斜的现象。但长期配戴这种处于负集合状态的眼镜是否会引起集合作用的减弱而出现外斜视目前尚不明确,需要眼镜行业的同仁们进行长期与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广第.低度凸透镜预防近视的探讨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J].1999,17(5):263-264.

[2]徐广第.眼科屈光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70.

[3]王晓玉 张丰 路海峰等.棱镜式组合透镜预防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临床应用[J].北京中西医大学学报,2010,51(7):503-504.

[4]黄锦海 温岱宗等Efficacy Comparison of 16 Interventions for Myopia Control in Children: A Network Meta-analysis[J].ophthalmology, 20161234):697-708.

[4]蓝卫忠. 青少年近视防控,你知道不同患者要用不同的方法吗? 《眼视光观察》 314日。